以案示警丨调岗交接忌踩“保密红线”,谨慎交接以防泄密风险

发布者:王希发布时间:2021-01-19浏览次数:1029

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成华密语

保密红线的几种常见情形

调岗时不进行交接工作

甩手掌柜

20164月,A省某人民团体机要秘书、负责文件收发工作的涂某调到B市人民法院工作,但其在离岗前,未按规定与原单位交接。在原单位7月份清退文件时发现,原由涂某保管的1份机密级、1份秘密级文件下落不明。经多方查找,仍未找到。事件发生后,有关部门给予涂某党内警告处分,并通报批评。

一己之私

20127月,C研究所一项目组长乔某准备跳槽到D研究所,遂利用工作便利,采取把涉密文件资料混在非涉密文件资料中刻录光盘的手段,将C研究所大量涉密文件资料拷贝至家中私人笔记本计算机和D研究所工作计算机上。经鉴定,其中有15项机密级、58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和59项不宜公开的文件资料。事件发生后,乔某被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拘役3个月。

粗心大意

唐某系E银行分行原办公室主任,其20151月领取了1本秘密级书籍,存放在办公室中。710月间,唐某因岗位调整,要去新部门上任,但他忘记办公室中还有上述涉密书籍,故未作交接,致使该书被当作旧图书卖给废品收购人,并在淘宝网上出售。事件发生后,有关部门给予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,对其他人员作出相应处理。

以上案例都是岗位交接前或者过程中,工作人员违规交接工作的案件。他们有的为“图省事”,将自身保密义务抛之脑后,未严格按规定交接;有的包藏私心,触犯“保密红线”,受到刑事处罚;有的调了岗位以为能松口气,哪知道胸中这口气一泄,国家秘密也随之被泄。

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置保密法律法规于不顾。涉密人员在涉密岗位上工作,一旦调岗,则必须满足调岗交接的规范要求,按照保密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交接。

交接时应付差事走过场

敷衍了事

20196月,有关部门在保密检查中发现,某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某、孙某在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中违规存储多份涉密文件。经查,2015年,原办公室工作人员伦某调离时,并未规范进行文件交接,而是通过U盘将其非涉密计算机中的大量工作文件拷贝至谢某、孙某的非涉密计算机中备份。由于文件众多、目录层次较深,谢某、孙某未逐一梳理,一直未发现其中存在涉密文件。

偷工减料

2011年底,H省直单位文件管理员王某因岗位调整,整理办公室文件资料,与继任者交接。在此过程中,王某清理出大量过期文件资料,未认真翻看具体内容,直接交付销毁。经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确认,其中有1份秘密级文件被当作过期文件资料销毁。事件发生后,有关部门给予王某行政警告处分,并予以通报批评。

麻痹大意

20183月,某市属单位在清退上年度涉密文件时发现,1份秘密级文件下落不明。经查,20175月,该件取回后由时任办公室主任兼保密员陈某进行登记保管。20179月,陈某工作调整,由杨某接任保密员。两人工作交接时,未对涉密文件进行逐一核对、清点、登记。据杨某回忆,其发现该涉密文件放于非涉密文件柜中,误以为是已解密文件,便将其销毁。

以上案例都是涉及同一岗位前后两任工作人员的违规案件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即前任工作人员种下违规之因,后任工作人员收到泄密之果。

当然,前任、后任工作人员都将承担违法违规的责任。如果前任工作人员遵规守纪、规范交接,不会导致后任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。

以上案例都是涉及同一岗位前后两任工作人员的违规案件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即前任工作人员种下违规之因,后任工作人员收到泄密之果。

当然,前任、后任工作人员都将承担违法违规的责任。如果前任工作人员遵规守纪、规范交接,不会导致后任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。

三点调岗交接规范要求

1.交接涉密载体。涉密人员调岗,应当交接个人所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。如文件资料、软盘、U盘、光盘、涉密信息设备等涉密载体,不得继续保管或存储。交接时,必须认真清理清点,登记在册,办理移交手续,并作为办理调岗手续的条件。

2.签订保密承诺书。涉密人员调岗,应当与原单位或者工作部门签订保密承诺书,明确调岗后应履行的保密义务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,给调岗交接程序再加一道心锁

3.脱密期管理。到非涉密岗位上工作的涉密人员,应当在交接完成后进行脱密期管理。调岗到本单位其他部门的涉密人员,脱密期管理由本单位负责;调岗到其他涉密单位的涉密人员,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。

如何避免工作交接中的泄密风险

加强保密教育培训,普及保密常识

很多单位都存在“先上岗、后培训,先业务、后保密”的误区,保密教育培训往往是“以干代训”“边干边教”。新入职的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,新调岗人员未经培训就从事涉密工作,这种做法在涉密岗位要不得。保密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,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,掌握保密知识技能。未经保密教育培训的后任工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,保密常识欠缺,工作交接时很容易误入前任工作人员留下的泄密风险点。另外,部分单位涉密业务占比不大,只对涉密岗位人员进行了保密教育培训,但实际中,非涉密岗位人员有时会被调整到涉密岗位,调整时的保密教育培训往往被忽视。因此,对于存在涉密业务的单位,建议开展全员保密教育培训,普及保密常识。毕竟,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,而只有具备保密知识技能,才能更好地履行义务。

时刻紧绷保密之弦,常怀谨慎之心

新上岗的涉密人员要时刻居安思危、如履薄冰。特别是在接手前任工作人员的设备和资料环节,无论前任工作人员多急、自己多忙,都不能松了保密这根弦。交接设备的,不但要弄清涉密属性,还要仔细梳理存储的文件资料,特别是非涉密设备,筛选出必要的文件资料后,要进行数据清除和保密自查:交接电子文件的,要逐个目录、逐个文件打开确认,包括图片、隐藏文件、特殊格式的文件等;交接纸质文件的,也不能走马观花,要逐份逐页查看,确保万无一失,其中涉文件还要查清来源。设备和资料的交接,也是责任的交接,千万不能放松警惕、怕麻烦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

严守保密法律法规,认真履行程序

“再简不能简保密,再省不能省程序”。后任工作人员作为新任岗位的“小白”,唯有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,认真履行程序,才能切实保护自己。如《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》第三十条规定:涉密人员、秘密载体管理人员离岗、离职前,应当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全部清退,并办理移交手续。后任工作人员发现前任工作人员未办理移交手续时,必须坚持规定要求,并认真履行清点,登记程序,方能避免泄密风险。一般来说,除特殊岗位,前任工作人员的涉密材料都应该在离岗时清退到借出处,后任工作人员需要时再重新履行借出手续。


© 西华大学     地址:四川·成都·西华大学    蜀ICP备05006459号-1